青春绽放基层,服务与温情同行——文化与法律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区服务纪实

7月2日—31日,文化与法律学院团总支组织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15名怀揣梦想与激情的志愿者,深入澛港街道的各个社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从社区服务的点滴小事做起,到普法宣传的深入人心,再到普通话推广的温馨课堂,他们用青春的力量,为社区带来了阵阵清风,也让这个夏天变得格外不同。

社区服务篇:细微之处见真情

“阿姨,我来帮您提这袋米吧!”刚踏入社区,大学生志愿者小李便主动上前,接过居民手中的重物,这一幕温馨而自然。在社区服务中,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拿起扫帚,清扫街道上的每一片落叶;有的走进空巢老人家中,陪他们聊天解闷,进行家务整理;还有的则组织了儿童阅读角,为孩子们提供书籍和辅导,让知识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孩子们,来这里看看,这里有好多有趣的故事书等着你们呢!让我们一起在阅读中快乐成长吧!”志愿者小张温柔地对小朋友们说,她的笑容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温暖了孩子们的心田。本次志愿服务,我院15名学生志愿者被分配到澛港街道下辖的多个社区,主要实践内容包括:协助完成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的会务、文件的收发、传阅、公文运转、档案保密、设备维护及后勤服务、协助完成基层党的建设、社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街道机构编制管理、老干部、关工委、工青妇等方面工作以及整合社区资源、协助组织实施社区活动、协助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普法宣传篇:法律知识进万家

“大爷,您知道吗?现在网络诈骗可多了,一定要提高警惕啊!”“阿姨,您看这里,如果有人打电话说您中了大奖,要您先交税或手续费,您可千万别信,这是典型的诈骗手段。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哦!”志愿者小王耐心地向一位阿姨解释,她的专业与耐心赢得了居民的阵阵掌声。在社区广场,大学生普法志愿者们搭起了宣传台,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解答疑问等形式,向居民普及法律知识。他们不仅讲解了常见的法律条文,还结合实际案例,让晦涩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此外,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了社区开展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反有组织犯罪、“法援童心,守护未来”模拟法庭等活动。文法学院的教师也积极参与到社区普法宣传的活动当中,洪媛老师为芜湖市小微企业商会开展《新公司法下公司治理之完善》培训,中小微企业的企业家代表等共三十余人参加此次培训。周平老师为芜湖市普法骨干暨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训班学员授课,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本次普法宣传活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居民及企业员工对相关法律知识的理解。未来,我校师生将继续履行社会职责,切实发挥我校服务社区、企业的积极作用。


推广普通话篇:让语言成为桥梁

“老师,这个字怎么读啊?”“同学们,我们来试着用普通话读一遍这段绕口令吧,‘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注意发音要清晰,语调要自然哦!”志愿者小李用她那标准的普通话引导着学员们,她的鼓励让每一个学员都充满了信心。学员们热情高涨,纷纷向志愿者老师请教。为了让更多居民掌握普通话,志愿者们精心设计了课程,从基础发音、日常对话到绕口令练习,一步步引导学员们提高普通话水平。课堂上,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普通话成了连接彼此心灵的桥梁。本次推普活动有5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志愿者从帮助学生“树立推普意识、激发学普兴趣、提高用普能力、坚定说普决心”四个层面出发,用绕口令、“典耀中华”经典诵读、美术描摹、文字书写、音乐熏陶等形式,增加趣味性、互动性、融合性,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次推普活动深得家长好评,纷纷表示活动促进了语言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是教育创新的一次成功实践。


为期一个月的暑期“三下乡”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爱心与奉献却留在了社区,留在了每一个居民的心中。他们用青春书写了责任与担当的篇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与价值。未来,文化与法律学院将持续在党团建设、专业建设、岗位实习、促进就业等方面与社区开展深入合作,真正把校社共建做深做实。

(徐小东/文;卜诗琴/图;张磊/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