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商要闻

【“十三五”巡礼】创新培养模式,多渠道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日期:2021-01-11 15:53   来源:教务处

“十三五”期间,学校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把握地方产业布局调整方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学校认真研究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结合“十三五”专业建设规划,坚持“强化教学改革,改造传统专业,扶持新办专业,培育特色专业,打造名牌专业”的原则,采取专业退出机制,2016年至今淘汰旧专业10个,申报新专业15个,专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外合作

学校依据课赛融合理念建立财经商贸类专业教学体系,遵循“大赛与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结合”的原则,以赛促教,推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建设,将改革成果辐射到每一位学生。同时依托教学信息化平台采用多样化教学组织模式,形成“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课程教学模式。依托“引企入教”,课赛融合教学模式已在校内7个专业全面实施,并推广到了16个专业。以学校与英国南埃塞克斯学院中外合作项目、与美国布莱诺大学中外合作项目为基础,先后开展营销与策划、会计、金融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十三五”期间共派出41名教师进行访学交流和研修学习,拓展了教职工的国际化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

引入管理信息系统,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成果丰硕

学校委托第三方开发建成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云服务系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规范项目过程管理,加强项目监管力度。在项目建设经费方面,保障项目合理经费支出的同时,严格管理项目经费,及时修改相关管理文件,从制度上加强与规范经费管理。2016年新增质量工程项目37项,2017年获批质量工程项目58项,2018年获批质量工程项目61项,2019年新增各类教学研究建设项目50项,2020年新增质量工程项目97项、“双基”建设示范项目68项,学校被评选为安徽省“双基”建设示范校、线上教学示范校、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当前共有各级在建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年均项目建设经费投入累计达300余万元,学校新增省级教学名师5名、教坛新秀教师12名,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6项,有效地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稳步向前发展。

教学能力大赛成绩优异,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校在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共获得省级奖项45项,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1项,共获得国家级奖项6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由段文忠、胡计虎和黄义兵老师组成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团队取得了全国第一名的佳绩,实现安徽省参加此项比赛的历史性突破。

学生技能大赛硕果累累,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我校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共获得省级奖项116项,其中一等奖55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18项,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6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11项。其中,我校会计技能代表队连续4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据“聚焦职教”等权威媒体统计发布的2017年技能大赛院校奖项数量排行榜(高职版)显示,我校总得奖数量以及一等奖获得数量双双跻身全国TOP10,在全国参赛的138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脱颖而出。2019年上半年,以“职业教育活动周”为契机,以新闻报道形式总结我校技能竞赛在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突出工匠精神的养成的成效,获《安徽青年报》整版报道。我校凭借在高职发展及技能大赛方面的突出成绩获评“高职发展标杆校”和“技能大赛标杆校”两项殊荣。

全力营造双创氛围,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出台《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并成功获批省级创业学院。搭建宣传、教育、实践三大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高标准建设校内外创业园,在孵项目40余项,大部分项目运营良好,两个项目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创业模拟实训培训年均390人。学校通过实施毕业设计替代、邀请专家讲座等有力举措,积极做好“系部初赛、校赛选拔”二级大赛机制,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暨安徽省赛区参赛选拔赛。“十三五”期间我校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省级奖项46项,其中金奖2项、银奖11项、铜奖33项,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其中铜奖2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稳步提升。

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习管理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主线,构建“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与三只松鼠等162个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就业基地,为毕业生提供最佳的就业渠道;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就业晴雨表作用,人才培养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构建“三层次双元”校企合作新机制,依托重点专业打造了10多个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为校内其它专业和兄弟院校同类专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校企协同育人经验。2018年,我校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