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动态

栽“友谊树”,开“振兴花”,结“育人果”——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赴无为市观音村开展实践育人纪实

日期:2025-03-09 09:46   来源: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

“想不到这些年轻的大学生干农活也是一把好手啊!”无为市观音村的种田大户章启富看着正在村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里认真采摘的国旅学院青年志愿者感叹说。3月8日,气温回暖,村里的油菜花也冒出了头,黄色的花簇三三两两点缀在田间,今年由学校和省农科院帮扶建设的观音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喜获丰收,学校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青年先锋队的同学们在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成勇的带领下来到观音村,帮助观音村合作社采收羊肚菌。

无为市观音村是学校的定点帮扶村,在帮扶期间,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师生多次到该村开展社会实践。经过前期沟通,国旅学院这次还在观音村设立“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并在村二楼会议室举行实践基地揭牌仪式。揭牌仪式上,观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其亮向大家介绍了十里墩镇和观音村的基本情况,对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在此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表示欢迎和感谢。韩成勇在仪式上说,同学们来村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让大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更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意义和价值。与观音村共建实践基地,也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化产教融合、政校企合作的具体行动,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观音村的阳春三月,田野间,嫩绿的麦苗随风摇曳;村道旁,桃花、杏花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清香;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映照下,更显青翠欲滴。为深入推进绿色生态文明保护,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国旅学院一行还与观音村共植“友谊树”。师生与观音村“两委”、村民代表一起铲土挖坑、提苗扶正、填土整平,大家分工协作,热情高涨,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撸起袖子弯下腰,整个植树活动井然有序地开展。经过一番努力,一棵棵小树苗在观音村的土地上扎根落户,迎风招展。这些“友谊树”不仅为观音村增添了绿意与生机,更成为了国旅学院与观音村合作共建的见证。

“采摘羊肚菌,要留意羊肚菌侧峰大小,合适了才能采。切割时要小心,别碰伤其他菌子。采下后要轻放筐里,整齐摆放,防止挤压。” 观音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程硕在采摘前给国旅学院师生志愿者作着培训。近期观音村的羊肚菌种植迎来丰收,师生们走进大棚内,暖湿的气息携着泥土与菌菇的清香扑面而来。菌垄上,一朵朵羊肚菌犹如撑开的褐色小伞,密密麻麻、错落有致,鲜嫩肥厚,尽显蓬勃生机。大家在大棚里一片忙碌,随着采摘的进行,同学们动作逐渐娴熟,不间断地在菌垄间小心穿梭,轻轻采下鲜嫩的羊肚菌,不多时就能采下满满一筐。“乡村振兴以前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概念性的词语,这次参与活动,见识到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巨大帮助,更深刻地体会到特色产业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之一,国旅学院学生会主席年梦冉觉得这次经历让他切实感受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国际商务与旅游学院多次组织师生深入农村开展各类服务,与乡村在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暑期“三下乡”等众多领域开展劳动育人、实践育人活动。本次揭牌仪式和实践育人系列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校地融合、实现资源共享的有力举措。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与基地开展更多实践活动,让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由课堂延伸到社会,努力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落实在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的具体行动中。

(栾舒婷/文、图;韩成勇/预审;杜媛涛/审核)